学院简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前身是1993年创办的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音乐教研室,1998年秋季获准开办首届音乐教育专业专科。2002年,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获得批准并正式招生,2003年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申报并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7月音乐系从艺术系独立,2009年舞蹈专业获批并于次年9月份开始招生。2011年,音乐系升格为音乐学院。2012年,被评为“湖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局中国录音师协会批准为常务理事单位。

学院设有音乐系和舞蹈系,开办音乐学和舞蹈学2个本科专业。音乐系设有声乐、钢琴、器乐、理论4个教学团队,其中,钢琴教学团队和声乐教学团队分获2019年和2020年“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光荣称号。建成“音乐舞蹈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基础音乐教育研究中心”“戏剧表演研究中心”3个校级科研平台,其中“音乐舞蹈艺术发展研究中心”被学校评为“2022年度优秀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音乐舞蹈智慧编创平台”,培育省级平台。成立音乐学院澴川文艺产业发展研究院,设“孝文化与澴川文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红色文化与澴川文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个研究中心。设立“乐论春晖”教学沙龙,作为教师进行教学交流、研讨和创新的平台。打造“春晖艺术团” 1个艺术实践团体,下设“春晖合唱团”“春晖管弦乐团”“春晖民乐团”“春晖舞蹈团”,“春晖艺术团”目前已形成区域艺术文化品牌。2020年,学院在原有“两系一部”的基础上增设“艺术产业部”,加快建设“艺术产业学院”,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职能。

学院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坚持“艺文两精、德艺双馨”的办学理念,面向基础音乐教育,推进“优化音乐学,强化舞蹈学”的总体布局。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打造“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等校级精品课程。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师范教育特色,充分利用本地区孝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动校级学科优势特色(方向)领域项目——“音乐教育与孝文化的融合创新”,构建“专业+实践+思政+美育”铸魂育人模式。

2024年,学院全面启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SAHDTC),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54个,聘请11名优秀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学生成长导师,培养新时代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扎实服务学校、地方政府、企业的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教授1人,副教授17人,讲师26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职工46人,其中博士10人,在读博士1人,外聘行业导师11人,特聘教授3人,1名教师受聘为泰国玛希隆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1名教师入选湖北省文联中青年优秀文艺人才。聘任世界著名音乐家、欧洲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尤里·博格达诺夫为我院客座教授。1名教授荣聘为学校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当选首届“春晖学者”(B 岗),3名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及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出国研修项目资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65人。

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将铸魂育人融入专业和课程思政中,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式和路径,有效提升师生的艺术素养和思想觉悟。依托湖北工程学院的优势人文学科,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坚持“艺文两精、德艺双馨”的办学理念,经过数代人的共同努力,学院不断发展壮大,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人才,获得了省市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一)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培养应用型师范人才

学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与“专业技能课最低修读标准”等措施,同时面向基础音乐教育,举全院之力打造“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等校级精品课程,使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有必备的课程标准作为保障。突出师范教育特色,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强化“三全育人”效果,打造课程阵地、科研阵地、实践阵地、红色阵地、文化阵地“五个阵地”,把课程思政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新时代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将德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创作并推出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平台上进行展播、展演。其中:艺术党课《奋进的旋律:走进国歌的音乐之美》获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一等奖;《红色音符 筑梦前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红色音乐主题党课在学校和中共孝感市委党校成功开讲,校内专场直播在央广网观看人次达54.2万,相关主题宣传活动荣获省高校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组织开展的大悟校文艺共建“红歌嘹亮大悟山”“红叶情·草地音乐汇”活动,赢得了社会高度评价。《美育浸润 思想铸魂——大学生思政艺术党课示范试点项目》获得校级立项学院党建工作连续两年在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获得专项奖。

(二)狠抓学科专业建设,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学院秉持“优化音乐学,强化舞蹈学”的总体布局,大力推动校级学科优势特色(方向)领域项目——“音乐教育与孝文化的融合创新”,有效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构建以平台负责人为核心、平台骨干为支撑的管理格局,以“平台稳定总方向、团队拆分小项目、分队协作出成果”的总体模式,努力形成“大平台·中团队·小分队”的学科战略管理结构。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强化学科研究团队,大力提高学科管理水平和效能。持续打造校级研究中心,其中“音乐舞蹈艺术发展研究中心”被学校评为“2022年度优秀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音乐舞蹈智慧编创平台”,挂靠“音乐舞蹈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培育省级平台。2023年,新增省级一流课程一门。以学校与大悟县人民政府签署的“文艺+战略合作协议”为基础,与大悟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指导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发展。获批3项“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1名教授被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聘为博士生导师。

(三)夯实平台强化服务,科研成果屡创新高

学院围绕“强平台、优团队、聚人才、重项目、出成果”的目标,组织学院学术骨干和博士组成具有稳定方向的学术团队,形成“老带新·一帮一”学术结对模式,形成“大平台·中团队·小分队”的格局。启动“‘乐论春晖’学术沙龙品牌活动,大力推动有组织科研。将“走出去”与“迎进来”相结合,不断提升科研服务学科专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近年来,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在线课程2项,省级教学研究立项3项,新增省级一流课程1门,出版教材10部。近年来,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省级项目17项。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2024年度地方合作项目地方创新子项目,实现了我校该类项目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202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该类项目学校唯一获批的学院),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7项,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7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CPCI等收录的论文2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篇。公开出版学术著作18部,其中1部专著入选“2019—2021年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是学校唯一入选的成果;1项成果被评为“2022年度孝感市基层社科研究重点课题二等奖”。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4项。获得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900余万元。

(四)重点建设春晖艺术团,助力地方文化繁荣

持续打造以“春晖艺术团”艺术实践平台为核心的“服务孝感行动计划”文化品牌。“春晖艺术团”创建于1999年,下设“春晖合唱团”“春晖管弦乐团”“春晖民乐团”“春晖舞蹈团”。“春晖艺术团”曾参与国家“孝文化旅游节”开闭幕式演出、“农民丰收节”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同时也是学校校庆文艺晚会、新年音乐会等校内演出的主力。在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中,“春晖合唱团”多次荣获合唱类比赛一等奖;“春晖管弦乐团”在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和专业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而“春晖民乐团”和“春晖舞蹈团”也在各类艺术节中屡次获奖。2021年7月1日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荣与梦想”专场音乐会。2023年10月,参加孝感市六运会开闭幕式演出和“辉煌三十年·启航新征程——孝感市中华孝文化旅游节暨庆祝建市30周年文艺展演”湖北工程学院专场。此外,“春晖艺术团”师生创作、演出的近30部音乐作品分别在人民网、学习强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湖北艺术节、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等重要平台展播、展演,歌曲《守望田野》被电影《一粒米》选定为片尾主题歌,歌曲《美丽孝感》被选定为孝感市市歌,《孝道组歌》被评为湖北省“全省音乐创作131工程优秀歌曲奖”。我院与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联合打造的音乐剧《孝·感天地》成功获批2020年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项目,并入选2023年度湖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春晖艺术团”将担纲该剧巡回演出任务。

(五)聚焦铸魂育人核心,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以学铸魂、以学润心、以学增智、以学促效”目标,结合青年特点、专业特色、学科特征,推进“专业+实践+思政+美育”铸魂育人模式,育人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在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荣获一等奖52项、二等奖65项、三等奖48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级4项;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中获校级特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获评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8篇;获批湖北省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项目1项;毕业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专业艺术院校和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2022-2023学年度,院分团委、学生会双获校“五四红旗分团委”“标兵学生会”。师生编创的《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快闪活动、“庆祝二十大 心中的歌儿唱给党”云传唱等活动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